朱明明(中) 女,汉族,37岁,中共党员,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大队大队长、一级警长。
我叫朱明明,是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人民警察。尽全力挽救每名吸毒人员是我的使命,天下无毒是我的梦想。
吸毒伤害自己、毁灭家庭、危害社会,因吸毒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胜枚举,挽救一名吸毒人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,就是为社会贡献一份平安。
2015年底,河南省公安系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吸毒人员“大收戒”专项行动。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收治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场所,我所要在短时间内收治全省18个地市公安机关转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,时间紧、收治量大、人员结构复杂。为完成收戒任务,我连续两个月奋战在收戒现场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和同事们齐心协力,完成了全所短时间内收治人数激增10倍的“大收戒”任务。
然而,“收”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、教育她们洗心革面才是落脚点。面对挑战,我收起“大收戒”连续奋战60天的疲惫,注意观察戒毒人员思想动态,真诚地与她们谈心谈话,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戒治,提出了“以细察微、以小见大、多方印证、科学研判”的工作方法,为“大收戒”平稳运行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
在我看来,女性吸毒人员就像折翼的天使,受到了毒品的残害,只有爱才能融化她们心中的坚冰,才能帮她们修复羽翼、重获新生!
面对戒毒人员,我用爱心、信心、恒心、诚心、耐心,帮助她们走出毒品的阴霾。2019年10月的一天晚上,戒毒人员赵某正要就寝,突发急病倒地,双目紧闭、抽搐不止,我立即呼叫医生,并将其送往医院急救。在去往医院的路上,我紧紧握住她的手,在她耳边说“我陪着你,不要怕”,经过一夜急救,赵某转危为安。病愈后,她向我深深鞠了一躬,到现在我仍记得她满含热泪的眼神,她说:“朱队长,那天晚上是您温暖的手和暖心的话给了我力量,才让我挺了过来,您就是我的亲人。”戒毒人员的信任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。
帮助戒毒人员寻找失散的家人、唤回遗失的亲情、扶弱救贫、上户口、找工作……这些故事每天都在我和我的战友身上上演。尽管有些事情已经超出我们的职责范围,但只要有1%的希望,我们就会尽100%的努力。因为我们始终坚信,我们多做一点,就把戒毒人员往新生的道路上多拉一步,就会让戒毒人员离毒品又远一步。
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单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。为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戒治方法,我和同事们潜心研究新的工作方法。2015年,我带领课题小组创立“三期四维”科学戒毒工作法,在全所推广;2016年,我主持女性戒毒人员瑜伽康复训练研究课题;2017年,我带领团队搜集整理戒毒人员案例,编纂戒毒典型案例《毒殇》一书,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,成为毒品警示教育的经典之作;2018年,司法部在全国戒毒场所推行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统一模式,我带领团队结合河南戒毒工作实际编写《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模式河南省工作指导手册》;同年,我主导与郑州大学体育系专家团队合作,开展“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训练体系构建的研究”课题研究,首创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操,填补了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工作空白。科学的戒治方法为做好戒毒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。
2020年春节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春节按下了暂停键。接上级命令,场所开始封闭执勤。当时我想,这种时候我作为支部书记、大队长要首先留下,一定要带领大队的同志打赢这场硬仗。封闭执勤开始后,疫情形势愈发严峻,疫情防控任务比想象中更加艰难,“场所疫情零输入”像悬在每名干警心头的一把剑,让人时刻不敢放松。2月21日,在已经封闭了26天之后,所里接到司法部指令,要求启动最高勤务等级,取消原有的轮岗计划,要求同志们“一战到底”。听到这个命令,许多女警情绪低落,甚至流下了眼泪。她们大多家中有年幼的孩子,最小的还不满一岁,怎能不让人挂心?干警的状态是场所安全的保障,这个时候,我作为第二临时党支部的书记第一个站出来,为大家加油鼓劲。我号召在家备勤的同志为家中有困难的干警解决实际问题;与情绪低落的干警谈心谈话,鼓励她们重整士气、坚守岗位;组织第二临时党支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学习党中央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,学习先进典型模范事迹,组织集体宣誓;我首先写出军令状,号召管理区封闭执勤的全体同志签上名字,摁下红指印。“疫情不除,我们不退!”同志们掷地有声的誓言表达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,昭示着第二临时党支部全体警察职工为党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!最终,第二临时党支部全体同志在所内连续封闭执勤62天,保证了场所疫情零输入和安全稳定,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。
我很感激,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认可,也授予了我许多荣誉。我认为,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,也是对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体战友的肯定!戒毒工作是个相对封闭的工作,我和我的战友们在戒毒所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院里,默默地做着挽救吸毒人员、为国为民贡献平安力量的大事。